|
倉庫管理:庫存準確率和單位面積存儲量庫存準確率是最能體現倉庫管理水平高低的數據。庫存準確率每降低1%,有可能會讓倉庫運營成本增加10%。
好的倉庫在盤點庫存時是不需要暫停出庫的,盤點和出庫、移庫等業務互不沖突,即使在貨物不間斷地流通的狀態下,倉庫實際庫存、系統記錄庫存、登記卡上庫存數據都是統一的,這樣的倉庫才是真正合格、優秀的倉庫。
這里談談庫位管理方面提升準確率的方法:
①對于一品多位、多位一品、一位一品
所謂的“位”指的是貨位,所謂的“品”指的是SKU(Stock Keeping Unit庫存量單位)。
一位一品的方式,其貨位與SKU對應關系極為清晰,代價是倉容利用率或單位面積保管量的下降;多位一品,其單位面積保管量的上升,代價是分揀效率的下降與庫存準確性的間接下降;而一品多位的情況多發生在兩種情況:單個SKU商品數量過大一個貨位(或托盤位)放不下、隨機上架模式采用的副產物。
②分揀方式
一般單量少的情況下會使用“摘果法”分揀,即逐個訂單逐個分揀的方法。單量大的情況下會使用“播種法”分揀,其形式是批量訂單統一分揀后再進行分播處理區分單個訂單與對應實物。
③相鄰貨位是否放置相似商品
由于分揀、上架環節是人來操作,在分揀與上架過程中極易發生看錯了相鄰貨位的商品而出現分揀與上架錯誤的情況。但這樣也不影響按照商品產品線進行區域集中管理的思路,如果在信息系統不支持的情況下,線下做手工調撥進行此種管理對于人力的消耗是不容忽視的。
當相同倉庫由不同人管理時,我們可以以單位面積儲存量作為指標,衡量兩者管理水平的高低。
單位面積存儲量越高,倉庫空間利用率就越高,倉庫的吞吐能力就越強。無論是引入自動化立體貨架還是采用不同的堆垛方式混合堆放,都是管理者智慧的體現,也是優秀倉庫與普通倉庫產生差距的原因。
①貨位標示:每個儲存倉位都有固定大小,最好使用標準的包裝容器。
②先進先出:在貨物的擺放方面應當符合先進先出的原則。很多先來的貨放在里頭,后來的貨放在外面,就沒辦法先進先出了。因此,貨物最好放成兩排,兩邊都可以卸貨,這就能做到先進先出了。
③空間利用:提高倉庫利用率,可充分利用庫房高度。合理的利用空間高度,重量大的貨放在最下面,小東西應該放到上面去,零零散散的貨物應放在上面,重的貨物或是比較大的應放在下面。 上一篇倉庫堆碼不可隨意而行下一篇管好倉庫你該懂得些什么? |